NBA扩军再起争议:夏洛特黄蜂的失败教训能否阻止联盟盲目扩张?
这支球队的倒霉劲儿可大了,就连去买彩票都能中“谢谢惠顾”。从山猫到黄蜂,他们历经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里,他们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在 NBA 这个圈子里混光有理想那可不够。
名字改来改去有啥用
2002 年黄蜂搬走,夏洛特的人们这才体会到没有 NBA 球队的日子那叫一个难熬。2004 年山猫成立,老板罗伯特·约翰逊给球队起了个特别土气的名字。2014 年又改回黄蜂,球迷们一看,这不过是换个样子接着倒霉呗。
改名没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就如同把泡面的包装换成米其林三星那样的,等吃到嘴里的时候,依旧还是那个味道呀。球队的战绩一直都在联盟的末尾那里徘徊着,唯一的改变就是从“很糟糕”变成了“特别糟糕”。
选秀眼光堪比闭眼抓阄
2004 年进行了扩军选秀,他们选中了杰拉德·华莱士。这家伙在球场上特别有激情,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但他的得分能力和高中生差不多。2011 年选中肯巴·沃克,这可算是运气不错了。可惜的是,当肯巴·沃克打出成绩的时候,球队已经糟糕到了极点。
2020 年以探花签选中了三球,或许是管理层这辈子最为正确的抉择。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总是有能力把好牌给打糟。三球的数据提升得极为迅速,可球队的胜场数却丝毫没有变动。
教练换来换去像走马灯
从拉里·布朗到克利福德,接着到博雷戈,之后又把克利福德给请回来了。这一系列的操作让人看得晕头转向,可效果却一模一样——输球。博雷戈带队三年,好不容易有了点向好的迹象,可管理层立马就沉不住气了。
换教练跟换女朋友似的,换一个就更差一点。克利福德第二次来执教之后,球队的战绩不但没上升,反而下降了。如今球迷们总算是清楚了,问题压根就不在教练身上,而是在老板办公室里的那帮人身上。
医疗团队堪称兽医站
这次能跟湖人叫板医疗评估,或许是黄蜂在历史上最为大胆的举动。得明白过去 15 年,他们签下的伤员基本上都变成了长期病号哟。像巴图姆还有海沃德,那名单可长,能把一张 A4 纸给写满。
球队医疗组的工作原则较为直接:要是生点小病,那就给治成大病;要是受点轻伤,那就养到能退役。这次他们敢去质疑湖人,要不就是突然间变得很有底气了,要不就是干脆破罐子破摔,不管不顾了。
建队思路清奇得像喝多了
管理层一直想找那些“有过夺冠经历”的老将,可最后签来的不是那些已经过气的球星,就是特别容易受伤的人。比克斯塔夫之前说的那句有名的话,现在回想起来就跟个笑话似的,他说:“我们得找懂得怎样赢球的人。”但实际上找来的这些人,就只知道怎么去领工资。
他们似乎一直都不明白,冠军拼图球员得和核心一起搭配使用。就好像买了特别厉害的顶级显卡,却给它配上一个 386 的主板,能把机器启动起来都已经是个奇迹。
未来展望:还能更惨吗
三球的天赋那是杠杠的,可黄蜂就是有本事把这天赋给浪费了。莫宁和约翰逊的那个时代都过去三十年,可夏洛特的人还在那儿眼巴巴地等着下一个能拯救他们的人。现在的关键就是,三球会不会也变成另一个被耽误的天才?
看完黄蜂这二十年的经历,有个问题得问问:你觉得这支球队最需要改的是啥?是老板,还是管理层?或者干脆搬走换个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