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欧冠决赛在慕尼黑安联球场举行,众多球迷渴望却一票难求?
欧冠决赛的门票,抢起来比登天还难。慕尼黑安联球场有6万多个座位,然而真正能买到票的普通球迷仅有2700人,这样的概率比在马路上捡到钱包还要低。
欧冠决赛票务现状
巴黎能分到18000张票,米兰也能分到18000张票,这听起来数量不算少,可这两家俱乐部加起来有快20万铁杆球迷,剩下的票全被欧足联、赞助商、媒体瓜分完了,想靠运气买到票,还不如指望天上能掉馅饼。
有球迷算过,每支球队分到的票,仅够覆盖百分之七的季票持有者,也就是说,哪怕你买了一整个赛季的套票,也有可能连决赛的门都进不去,这就跟办了健身年卡,却没资格用跑步机一样 。
巴黎圣日耳曼的购票规则
巴黎的购票规则复杂得要死。要是想看决赛,得先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至少订阅一年。二是现场看过百分之七十五的比赛。三是还得在特定区域买过票。这门槛,比找对象都费劲。
第一批能买到票的幸运家伙,只能买到最便宜的70欧门票,贵的180欧门票,反倒能买两张。这逻辑很有巴黎特色,就跟超市搞促销一样:买贵的反而更实惠,不过前提是你得抢得到。
国际米兰的购票策略
国米直接搞起了资历比拼的游戏,订阅十年的铁杆比订阅两年的新粉更优先,这样的规则让不少球迷感慨,早知道十年前就该粉国米,注册截止日期定在了本周一,很多人看到消息时已经过了截止日期。
俱乐部还藏了一招,称球员家属以及工作人员也得要票。这情形如同公司年会,领导们先去挑选奖品,之后才轮到员工。不同之处在于年会抽奖无需掏钱,而欧冠门票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钱 。
欧足联的"大方"分配
欧足联把剩余的票分给了赞助商,分给了转播商,还分给了各国足协。这些票,有的成了商业活动的奖品,有的被黄牛炒到了天价。普通球迷要是想买,建议先去贷款。
赞助商举办的抽奖活动,中奖几率低得离谱。有球迷尝试了十几种办法,到头来只得到一堆垃圾邮件。这种感受如同参加相亲节目,成功牵手的从来都不是自己。
贵宾票的天价现实
唯一能直接去买的票是贵宾票,价格在几千欧到几万欧的范围。它包含餐饮服务,可看完比赛后可能得吃半年泡面。这情形就如同花一个月工资去买演唱会前排票,到头来却发现歌手是假唱 。
有大款球迷算过一笔账,买贵宾票的钱足够买一辆车,开着车去体育场外面听欢呼声,这样做更实惠。毕竟在体育场外面,能用这笔钱买啤酒,而在体育场里面,只能喝赞助商指定的饮料。
黄牛市场的狂欢
官方渠道抢不着票,黄牛市场就活跃起来了。原本卖70欧的票,被炒到了3000欧,还保证绝对是真的。这样的价格上涨幅度,连比特币都得自愧不如。
有经验的老球迷讲,买黄牛票跟玩扫雷似的,稍不留意就踩雷了。去年有个英国球迷花两千镑买了张假票,最后只能在酒吧看直播。这教训老深刻了,宁可在家看4K,也不把钱送给骗子。
看完这些,你琢磨琢磨,欧冠决赛到底是给球迷办的,还是给赞助商和有钱人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