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台新文件!有了它,你会让孩子踢足球吗?
孩子爱踢足球,但到小升初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不得不放弃足球梦想。
杭州,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之一,正在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韧劲,干一件“难而正确的事”——破解青少年足球“12岁退役”现象。
5月13日,《杭州市加快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份文件从足球协会、资金支持、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青少年足球竞赛、校园活动、社会足球、青训体系、足球教练、足球文化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保障举措。
1.支持各级足协发展
将加大对足球协会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各级足球协会发展。
2.每年3000万元,资金有保障
市本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重点用于开展足球青训、校园足球建设、赛事交流等。
3.踢足球也能上大学
确定2—4所重点高中作为足球“市队联办”学校,建立青少年足球苗子跨区域合理流动和高水平足球队伍成建制输送机制。
各区、县(市)参照小学、初中、高中6:3:1比例优化足球特长学生对口升学布局。
支持杭州足球学院建设,畅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紧密衔接的足球人才成长通道。
4.让孩子们有比赛踢
承办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青少年锦标赛、长三角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杭甬“双城记”足球赛、足校联盟杯等赛事。
举办“钱潮杯”杭州市青少年足球赛。
优化“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推动校园足球普及。
5.把足球纳入体育选考
将足球作为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利用大课间、“双减”课后托管等形式加强课外足球训练。
鼓励学校成立足球队(足球社团)。
将足球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选考项目。
6.让孩子安心、家长放心
对参与足球训练和竞赛的青少年体育意外伤害相关保险全覆盖。
完善赛事组织者、参赛单位、训练单位、运动员家庭多方保险投入机制。
7.足球青训,大有可为
对标国家级青训中心建设标准,2027年前完成杭州足球综合训练基地(桐庐)建设。
各区、县(市)分别建成1个区级青训中心,保障青少年足球日常训练和赛事开展。
选配持有亚足联A级(或经认证相当于亚足联A级)及以上证书、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担任城市青训总监。
组建市、区县(市)两级男女足球梯队。
8.好苗子送到国外训练
实施“青少年足球人才海外培养计划”,每年分批次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赴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足球先进国家开展训练比赛。
举办杭州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邀请友好城市、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地青少年足球队伍来杭交流。
9.踢足球,不光是男孩子的事
探索政府、企业、高校共建女子职业足球俱乐部模式;
支持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建立职业女足队伍;
推动国有企业长期稳定支持杭州女子足球俱乐部建设;
到2027年,全市至少拥有男、女乙级(含)以上联赛参赛足球俱乐部各2支。
10.足球人才也能评杭州高层次人才
支持符合条件的足球专业人才认定成为杭州高层次人才,按政策享受相应待遇;
将体育(足球)教练员岗位纳入学校年度招聘计划。
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配置1名专职持证(中国足协D级及以上教练员证书)足球教练员,校园足球教练员中持有中国足协D级及以上教练员证书数量占比超过30%。
每年选拔一批优秀青年教练员赴足球先进国家进行培训。
11.让孩子随处可踢球
利用屋顶、桥下、公园绿地、水域两岸、储备土地、临时用地等空间区域,谋划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嵌入式足球场地;
新建居住社区内至少配建1片非标准足球场地。
到2027年,各区、县(市)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4片以上,至少新增1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
12.引进世界一流足球俱乐部来杭踢比赛
积极承办男女足各级国家队赛事和中国足协系列赛事,鼓励引进世界一流的足球国家队、职业俱乐部队伍来杭开展足球竞赛,带动形成杭州赛事经济新热点。
13.打造未来足球城
整合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余杭国际体育中心、杭州足球学院等优质资源,以足球小镇+足球公园+足球学院“三位一体”空间布局为支撑,创新打造未来足球城。